(原標題:父母先成長才能勝任家庭教育任務)
案例
微信公眾號提問:面對孩子的不斷成長,自己開始迷茫,在什么年齡該注重孩子哪方面的培養呢?什么才是合格的家庭教育呢?
專家觀點
北京師大附中校長王莉萍:家庭教育雖然是終生的,但我認為18歲以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階段,更多的是基礎教育發生作用。基礎教育,從我們學校的教育目標來講叫全人格的教育,核心就是希望一個人能全面發展,充分發展。對于父母、學校而言,這能使孩子獨立生存,能夠融入社會,并且將他個體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融合在一起,我覺得這個才是基礎教育、家庭教育做得合格的一種表現。
身心健康與經濟地位、學歷沒有緊密關系
家庭教育應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,其實我覺得特別簡單,就是培養孩子身心健康,三觀正,這個就足夠了,每對父母都可以做到的,與經濟地位,和學歷、見識,沒有特別緊密關系。學科學習是學校的任務,家長不必介入。
同時,家庭教育實際上是孩子整個基礎教育當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。孩子0-1歲時是撫養,就是讓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子女長大,使得他們能夠生存下來,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繼續發展。我覺得到8歲時的階段還是管教,就是協助子女學習,教育其明辨是非,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,使得他們成為比較健全的個人。這時候是家長的管教,可能是單向的輸出更多一點。
爭取做到跟孩子一起平視著長大
三年級以后到高三階段就是培育,就是幫助子女獲得機會和社會活動經驗,使其具備社會生存的經驗和信心。18歲之后,如果你做得好,你永遠可以跟孩子一起平視著長大。如果做得不好,小的時候孩子是在仰視你,18歲的時候是平視你,再往后是俯視你。這幾個階段,我覺得家長可能還要知道在不同的階段任務是不一樣的,不能僅僅說我給孩子做好飯了,讓他穿暖了,穿漂亮了就可以了。
家庭教育的關鍵首先就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,自己首先要努力成為那樣的人,這是直接的教育,只有父母先成長,你才能勝任家庭教育的任務。第二個,劃清邊界和因勢利導并重。孩子在18歲之前,要教會其遵守社會規范。“家長首先不能出圈,你的社會規范邊界劃清楚了,才能會有充分的自由空間,這硬線不能讓孩子突破。”說起因勢利導,需做到一方面讓孩子向上,向善,但還要與孩子共勉,“就是知道他錯誤也罷,不足也罷,他有他的合理性,你要基于他的起點,慢慢引導他向正確的方向行走。”王校長說:“所以我覺得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叫既有規矩,又能獨立思考。因為在因勢利導的過程中讓他自己認可你的價值觀,讓他去努力。”文/本報記者 武文娟
話題征集:在育兒的過程中,您有哪些困惑、迷茫?請您與我們聯系jyyz@ynet.com,也可在微信公眾號上留言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回復,并針對您的話題進行探討